“感谢辛建老人,身在河南还心系家乡,为支援家乡建设捐赠了5万元钱,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爱祖国、爱家乡的崇高情怀,”近日,砖路镇岸下村党支部书记吕翠龙紧紧握着辛建老人儿子辛成学的双手,对老人的善举由衷地表示感谢。
辛建老人今年已经100岁,18岁时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拿起武器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先后在我市担任过村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公安局干事、法院书记官等,后在河南省担任过禹县(现禹州市)公安局秘书,许昌地区公安处副科长、科长、副处长,郾城县(现漯河市)县委书记等职务。1983年离休后,他还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余热,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为”。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辛建1919年出生在砖路镇岸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不到20岁的辛建成为村里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多次参加与日军的战斗,而且作战机智勇猛,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
1941年,辛建奉调到定北县清风店区公安派出所工作,一次带着文件包去村里,突然远远看到下乡扫荡的3名日本骑兵。躲已经来不及了,为了不让文件落入敌人手中,辛建趁敌人不注意,迅速跑进玉米地,将文件包藏到玉米秆垛内。3名日寇走近后,把枪口对准了他,并威胁他交出日军要的东西。
“我是个普通老百姓,什么都没有。”辛建将上衣衣扣解开,挺胸对着日寇大声说道。日寇跳下马,走到玉米秸垛边,用脚踢开玉米秆,一个文件包露了出来。趁日寇弯腰之际,辛建抓起公文包,转身一个箭步蹿出几米远,不顾一切向南跑去。
当时,辛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宁可被打死,也要保住文件。凭着对地形的熟悉和灵活的身手,在敌人的枪声中,辛建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由于怕中埋伏,日寇没有进行追赶,悻悻回去了。
辛建老人回忆说,抗日战争期间,类似这样的危险经常发生,只有临危不惧、敢于和善于与敌寇作斗争,才能最终战胜敌人。后来,他根据革命的需要,入太行、过黄河,挺进豫西,在鲁山县、宝丰县、郏县、禹县(今禹州市)一带,不断与敌人进行着十分危险的革命斗争。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1958年年底,辛建被任命为郾城(今河南省漯河市)县委书记。期间,他坚持深入百姓当中、走进田间地头,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倾听群众呼声,足迹遍布了全县的每个角落。
无论走到哪里,辛建都和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从解决群众生活入手,帮助各个公社建起中型面粉厂,彻底扭转了全县人民吃面靠人推驴拉的局面。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他实行“以排为主,排灌结合”方针,带领全县人民兴修水利,两年时间建成排水渠30多公里,解决了部分农村因地势低洼连年受灾的问题。
1975年8月,由于连降暴雨,地处河南省舞阳县的石漫滩水库大坝溃堤,舞阳县、郾城县10多个乡镇被淹,房屋倒塌,几十万人受灾。辛建临危受命,调任许昌地区水利指挥部副指挥长,具体负责抗洪救灾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辛建深入受灾地区,察看村庄受灾情况,并根据实际组织群众抗灾自救,让每个群众领到救济食品、衣物,确保能够吃上饭、吃得饱,而且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和生产。当时的中央救灾工作组察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许昌的救灾工作很到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应当予以表彰。”
在辛建任郾城县委书记期间,全县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并跨入河南省先进县行列,他也被群众称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回望峥嵘岁月,辛建老人无限感慨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广大党员干部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好家风传承延续
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而共产党员的家风建设,更是关联着党风、政风建设。辛建老人不仅严于律己,对子女的要求更是非常严格,把对党忠诚、勤奋工作等优良家风传给一代又一代。
“父亲离休后,经常通过一言一行教导我继承家风、家训。”谈起父亲,辛成学说,“父亲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他经常教育我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
辛成学1968年参加工作,是河南省公安部门危爆物品处理专家,参加工作30多年来,圆满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危爆物品处理任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对党忠诚,勤奋工作”的家风都化为他克服困难的动力,让他出色完成了各项艰巨的任务。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断从家庭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听党和爷爷的话,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提到爷爷,辛成学儿子辛纲满脸的骄傲与敬佩。
辛纲1998年警校毕业后,在公安队伍中快速成长。不管是刑事科学技术、治安管理,还是大案要案侦破、社会面控制,他都屡立战功,沿袭着父辈的作风。
在辛建老人的影响下,同为民警的祖孙三代,始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公安事业奉献着热血和青春。2018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不管走到哪里或是身在何方,家乡都是父亲心中最美好的思念。”辛成学说,今后他和父亲还会继续尽自己的能力,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让家乡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